吴国布阵的核心思路在于利用减速、灼烧等持续伤害效果打持久战,同时依赖暴击属性强化输出效率。经典减速流派以孙坚、程普、甘宁、黄盖为核心,通过减速效果限制敌方行动频率,为后续爆发创造窗口。灼烧流派则围绕周瑜、陆逊构建,依靠叠加灼烧状态造成周期性伤害,但需确保核心武将在中后期有安全的输出环境。合击技是吴国战术的关键组成部分,例如吕蒙与孙策的怒海狂涛组合能针对后排造成高额范围伤害,但需注意吕蒙需达到5星才能有效发挥残血收割能力。

武将定位与资源分配需严格遵循阵容逻辑。孙坚作为前期核心,兼具减怒控场与横排爆发能力,应优先投入突破和升星资源;吕蒙在5星后质变为主力收割手,需配备暴击装备支撑其残局统治力。辅助体系中,鲁肃提供减怒和灼烧增益,大乔负责治疗及团队强化,两者构成平民阵容的续航基础。若获取金将小乔,可逐步替代鲁肃以提升团队增益效果,但需注意其培养周期较长。资源匮乏时务必集中强化孙坚、吕蒙等核心输出位,辅助角色仅需维持基础战力。

布阵技巧需结合兵种特性和战场目标灵活调整。根据兵种规则,步兵与盾兵必须部署于前线承担伤害,弓手和谋士限定后排输出位,骑兵则可自由调度穿插战线。孙权与鲁肃的合击能为随机两名友军增加怒气,形成技能压制循环,此机制在推图和PVP中均具战略价值。面对高爆发敌人时,可将大乔与鲁肃位置对调以优先保障生存;PVP场景下则需针对性布阵,例如将孙权的眩晕控制精准对位敌方核心输出点,直接打断其技能节奏。

后期阵容进化需依据战局需求补充关键武将。太史慈的加入能显著增强单体爆发能力,尤其针对boss战和竞技场攻坚;混搭蜀国刘备则可提供群体免控效果,有效对抗魏国控制流。引入陆逊的群体迟缓技能可激活吴国弓手的暴击翻倍特性,对速攻流派形成克制。合击技优选怒海狂涛或烽火狼烟,前者提供全体伤害与治疗,后者降低敌方攻击力。需注意吴国阵容对灼烧状态的高度依赖性,应通过军师技能或宝物系统强化持续伤害效果。